第(3/3)页 特伦查德少将指着地图进一步分析: “直布罗陀海峡长90公里,我军战列舰射程达24公里,这就是114公里。” “如果我们的战列舰往西布设30到50公里,位置就能达到航母攻击半径的极限。” “于是,法军就将陷入两难的结局。” 航母要想攻击到英军战列舰就必须进入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这会使其自身陷入危险。 否则,航母就将永远处于英军的封锁中。 海军大臣贝尔福补充: “另外,法兰西海军如果强行通过海峡,战舰必然会处于不利作战的竖阵位。” “我方舰队可以在海峡外找到战机将其一举击溃。” (注:“不利的竖阵位”指海战中“T”形阵位中的“横”和“竖”。) 海军大臣的声音逐渐激动起来: “而如果我们能将法军海军主力堵在地中海,另一面却摧毁其布雷斯特港甚至占领其造船厂。” “这同样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军的胜利。” “虽然只是初步胜利,但至少对大西洋、北海方向的国家,乃至非洲国家都能起到威慑作用。” 海军大臣这话让指挥部里所有人都面露喜色。 这在战略上的确是可行的。 法兰西航母是厉害,但如果他们被困在地中海出不来,外面广阔的海洋依旧是英国的,英国就有可能顺利度过这次“殖民地解体”的危机。 英国损失的就只是地中海一带几个国家的控制权。 军需大臣这时却保持沉默。 这是你们的主意,不是我的。 败了别怪到我头上。 胜了,那就是我在最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