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救命啊!快逃啊!明军的修罗来了啊!” “别堵在一起,别挡路啊!大明的骑兵就在我们屁股后面啊!” “我们能往哪里去,前面已经是大海了!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新罗国,金城郊外。 倭军的残兵败将拥挤在局促的海滩上,或惊恐失措、或彷徨不安、或麻木不堪。 此地是朝鲜半岛最东南端,与倭国本岛的距离最近,只隔着一道狭窄的朝鲜海峡。 倭军在欧亚大陆上的最后一点势力范围,就剩这一小片狭长的海滩了。 后方,是明军的铁蹄。 前方,是深邃的大海。 无路可逃! 这支残留在欧亚大陆上的最后一支倭人军队,被彻底包了饺子了! “不……不要怕!不要惊慌!不要拥挤! “天皇陛下已经派出了战无不胜的水军,来迎接我们归国了!” 倭军军官拼命试图维持着军队的士气和秩序,一边眼巴巴地眺望着蔚蓝的海洋。 他这番话,也不全是对下属画大饼。 倭人是派出了水军的,而且也确实事先约定了,来接应他们回本岛。 虽然倭国天皇说了,日之本的国民是食草民族,在占领区就地吃草就行了,无需用船只运输补给。 但是把“倭人”本身运上岸的船只,那还是有的。 而且数量还不少。 毕竟在发动此次战争之前,倭人就经常乘船来半岛上打秋风。 这些侵略船只一开始都停靠在半岛的岸边,在倭军遭遇明军的铁拳制裁以后,因为害怕被连窝端,连夜转移到了津岛(今称“对马岛”)上。 津岛位于海峡的中央航道上,其上有个,国主立野氏向孝德天皇宣誓效忠,充当倭军向大陆进发的桥头堡。 地狱的是,因为登陆的倭军几乎全军覆没,所以藏在津岛的船只足够接上这里的所有士兵。 前提是,在明军的屠刀将他们全数收割以前。 “怎么,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样……” 倭军从上到下都输麻了,或祈盼、或木讷地望着大海。 几个月前,他们乘船从本岛出发,对半岛进行全面侵略时,便是在此地登陆的。 梦开始的地方。 仅仅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倭军势如破竹,席卷新、百两韩之地。 其兴也勃焉。 甚至还一度剑指浿水对岸,一本正经地做起了攻略平壤、染指华夏的计划。 结果证明,这不过是被摁死前的幻想罢了。 转折就发生在倭军做梦做到最顶点的地方—— 平壤城外,水南岸。 大明下场了。 仿佛只有一眨眼的功夫。 兵临大明边境的倭军,又被逼回了梦开始的地方。 说是“逼回”,其实并不准确。 因为虎狼明军并没有给他们留下逃跑的机会。 场场都是骑兵高速穿插,场场都是彻彻底底的歼灭战。 几万几万,竭尽全国之力攒起来的倭军,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像梦幻泡影一般消散了。 要不是这支倭军进军最为迟缓,一直落在最后。 他们也早就被围歼了。 “天兵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 剩余的倭军如惊弓之鸟,立时乱成一团。 “别乱,别乱!” 首领一边下意识地喃喃着,一边登高向北眺望。 烟尘滚滚,杀气腾腾。 大明的骑兵队,杀过来了! “啊?天兵真的来了!”他浑身一软,差点摔下马去。 从“明国军队”到“明军”,再到如今的“天兵”。 称呼的演变,反映了倭人对这支军队态度的转变—— 在最初,他们还沉浸在对韩人的一场又一场胜利之中不能自拔。 虐菜让他们虐出了幻觉,以为自己有多么的不可战胜。 大和人,大和魂,大和都是人上人。 韩军自然不在话下,就算明军来了又怎么样? 不过是自己的下一个手下败将而已…… 这个梦一直做到他们碰上了此行真正的对手。 在浿水南岸,首次遭遇明军,岛国的军队就被一个耳光扇回了自我。 让他们知道,一支真正的军队是什么样子的—— 人高马大,令行禁止,兵精粮足,装备优良。 与之相比,倭军就像一群拿着木棍玩耍的猴子。 三箭射散大和魂,明爷我是倭奴人。 在大明王朝参战以后,立竿见影,情势当即就逆转了。 倭人的扩张势头戛然而止,立刻缩了回去,军势一泻千里。 之前放任倭人肆虐的半岛,如今成了对他们单方面的屠宰场。 明军是刀俎,倭军是鱼肉。 倭人知道自己错了,飘了,错估大明天兵的实力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