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同样的事,由不同的人来做,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全面改革军户制度这么大的事,别说是林如海如今内阁次辅的职位了。 一般来说,便是整个内阁达成一致,也不敢轻易去碰触。 可落在贾琮头上,众人心头除了震撼以外。 倒也没有什么别的心情了。 正如那日文侯法身所讲的话。 道理讲不通,我恰好还略有一点武力! 各地卫所的武官将领为了身家性命敢对内阁甚至朝廷做出铤而走险之事。 但若对贾琮耍个横试试? 中秋之前,天下一百三十府! 整整一百三十家世家被屠的事这才过去多久。 “林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顺德帝看了一眼贾琮,显然也想明白了其中关节。 这推行军制改革,名为林如海提出来的,实则背后是贾琮一手主使。 目的也很简单! 就是为了有足够人马为南征,甚至将来的西征、东征效力! 好能继续推广神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我大乾如今发展日新月异。” “南方两路大军捷报频传!” “无论是新立的各大都护府,还是需要整编的新军、水师都需要大量青壮。” “与其让各地糜烂的卫所占据着大量的青壮人口。” “还不如直接废除军户制,裁撤其中大部分卫所!” “收回卫所屯田,由朝廷设立机构统一管理。” “日后朝廷征兵,当以募兵为主而非世袭。” “所有粮饷补给,应由朝廷统一调拨!” “扩大各省大营规模,整军备训!” “十三省之地,各省府县城,只留少数城卫军听从地方官署管辖。” “余下大营皆听朝廷调遣,地方官衙轻易不得调动大营兵马。” “各地武将无诏不得插手地方政令,真正做到军政分离!” “臣粗略估算,各省大营募兵整备之后,天下兵马人数与之前相仿。” “但战力至少提升三倍!” 林如海手持奏章,每一条说的都是铿锵有力。 一时间,朝中文武百官看向林如海的眼神登时变了。 废除军户制、裁撤地方卫所! 收归卫所屯田,扩大各省大营。 军政分离! 可以说是每一条,都是大刀阔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若是传出去,不用想也知道要闹出多大乱子了。 “这……” “如此大刀阔斧恐怕会……” “此事怕是还需要……” 林如海话音才落,大殿之中登时响起了一片小声议论。 任谁都能看出这件事背后蕴含的凶险了。 换成平时,早就一个个口水横飞。 恨不得把提出这件事的人喷成筛子。 可如今,贾琮就站在队伍最前列,背负双手。 虽没有任何动作,连头都没有回。 却像是一座大山一样,重重的压在众人心头。 让众人唯唯诺诺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顺德帝看了一眼贾琮,知道以贾琮的行事作风。 既然已经让林如海提出来这件事,定然是早就做好万全准备了。 “启奏陛下,林大人所献之策,利国利民。” “军制如能改革,定然会让我大乾各地兵马都焕然一新。” “只是老臣尚有几个疑虑恳请林大人解惑!” 内阁首辅李阁老见状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从文臣队列里站出来。 李阁老已经做好了告老还乡的准备了。 这两个月已经开始逐渐的将手上的政务一点点的移交给林如海。 若是不出意外,待到今年秋天,便会上奏乞骸骨。 而后顺德帝三挽之下,待到明年开春,便会真正卸任,将位置让给林如海。 只是这般场合,也由不得李阁老不站出来的。 若想推行军制,首先要做的便是让朝中大部分文物达成共识。 故此上来先肯定了林如海的策略,随后这才继续道。 “林大人,老夫疑虑有三!” “这一来,昔日太祖皇帝在各地建立卫所制度,不仅仅是为了屯田,更是为了在各地有变的时候,当地卫所能够第一时间反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