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爷,不管发什么什么,爷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要务!” “放心吧,鸳鸯姐,这世界上能把我怎么样的人,还没出生呢!” 贾琮闻言笑着点头,出了房间。 与宝钗和黛玉汇合。 几人一路来到同僖堂。 一座屏风将厅堂隔成了里外两间。 内间里传来了一阵莺莺燕燕的嬉笑声。 却见外间里,贾政与李纨之父李铭忠这对亲家正有一搭没一搭的攀谈着。 李铭忠性格古板,但是自己姑娘在荣国府守了这几年寡。 心里又怎么可能不在意。 言语间颇为冷淡,反倒是贾政自知理亏,言语间带着愧疚讨好之意。 另外一边则是贾宝玉、贾环、薛蟠还有薛蝌坐成一圈。 贾宝玉自从中秋之后就神色恹恹,时常昏睡,今个儿来到府上,连姐妹都没说上几句,这会精神更是萎靡。 已经被贾政怒视了好几次了。 反倒是贾环,这两年被贾母带在身边,用先荣国贾代善的留下的人脉请了名师过来。 鸳鸯知道探春记挂这个胞弟,又不愿给贾琮添麻烦。 就让人从库府中挑了几株灵药让人悄悄送到西府。 如今武道已经入了锻体境,身姿挺拔,一举一动也是有规有矩,算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薛蟠年前已经与忠直亲王府的德安郡主过了纳彩、问名、纳吉、纳征的流程。 将聘礼送到了忠直亲王府上,算是彻底定下了这门亲事。 只待明年请期、选个良辰吉日迎亲成婚了。 …… “见过二叔,铭忠先生!” 贾琮见状上前拱手问候道。 “琮哥儿回来了!” “拜见靖安侯!” 贾政和李铭忠亦是起身,尤其是李铭忠也不像刚进京时候没有好脸色。 性格古板也有性格古板的好处。 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贾琮可是公认的当世半圣,李铭忠完全是以师礼态度恭敬着。 问候了几句,宝钗和黛玉到里面去了。 贾琮这才问道。 “二叔何时回京的?怎么没提前通知一声?” “些许小事和琮哥儿要操心的国朝大事不值一提。” “老太太给我写信之后没多久,我接到吏部的调令与人交接了,就往回走了。” “到了昨天夜里才赶到城外,觅地歇息了一夜,今个儿一大早才进城。” “听到老太太在这边,我就直接过来了。” “也好,老太太年岁大了,我又常年在外,家中有二叔坐镇,也能放心点。” “琮哥儿莫要给我脸上贴金了。” 贾政端起茶水,润了一口,而后苦笑一声。 “工部的同僚之前写信与我透露过,工部侍郎怕是年后就要致仕了。” “陛下应是有意提拔我上去。” “不过这些年我也看明白了,不明世事,不通手段。” “在山东就差点没闹出乱子,幸好琮哥儿你派来的两个人及时出手了。” “前些年那工部员外郎还是你祖父给我求来的蒙荫,哪里还是个做官的料。” “你祖母跟我说琮哥儿想让我去东篱书院任教习?” “是,侄儿想着书院新立,有个自家人看顾着,也能放心点。” “二叔性格周正,正好可以为国育才,也不算坠了咱们贾家的名声。” 先天神祇,早就不是宿慧刚刚觉醒时候就像是个刺猬一样。 用冷漠外表作为保护色,将自己隐藏起来了。 当着李铭忠的面,贾琮言语间将贾政捧得高高的。 一番话说的任谁也挑不出理来。 这个年代,确实宗亲关系胜过一切。 不过贾政在山东一任也是看清了不少事。 早已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琮哥儿你那东篱书院惠及天下寒门士子,里面的教习实力最低的也是第二境儒者。” “二叔读了这么多年圣人书,也未曾读出什么名堂。” “若是去了,岂不是贻笑大方?说不得还会牵连到琮哥儿你的名声。” “我就在家里,一来在你祖母身前尽孝。” “二来掌管族学的代儒族叔近些年精力不济,让族学风气一日不如一日,我准备接管族学。” “读书也好,习武也罢,若是真能在给族里培养出几个英才,百年之后,二叔也能抬着头去见列祖列宗了。” “如此也好,明日我让鸳鸯姐往族学拨两万两银子,用来修缮学堂、延请名师。” “也算是为族里尽一份力了。” 贾琮闻言颔首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