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祈年殿之争-《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


    第(3/3)页

    他总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杀了。

    而一旦他的名望被人踩到了脚下,想要治理南京城,能够服众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一个失了名望的太子,即便有着惊人的武力,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将大大的下滑,甚至在未来许多需要治理手段的时候,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显然,庆帝是在武力暂且落于下风的时候,选择了擅长的方面开始对他进行压制。

    正想着,庄墨韩已经缓缓开口道:「人生来皆有欲望,有先贤言,人之初性本恶,亦有先贤言,人之初性本善,而不论善恶,作为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都要列于首位。

    要修身,便要控制自身的欲望,通过遵循天地万物运行的至理,灭除自身的欲望。

    所以今日,便以存天理,灭人欲为题,说说自己的见解即可。」

    他低咳了一声,看向了李承乾,道:「老朽曾经看过太子殿下的少年庆国说,文采过人,令人佩服,今日难得来庆国一次,有生之年怕是也仅此一次,不知可有机会一听殿下高论?」

    庄墨韩所说的乃是当下读书人最为信奉的一套理论,南庆风气还算开放,然而在北齐,却是规矩森严,条条框框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不过这也是一种极其有效且实际的统治方法。

    看似普通的议题,实则却是切合着某种治国理念。

    李承乾很清楚,读书人在辩论一道上的功底,尤其是庄墨韩这等读书读到了骨子里的读书人,引经据典更是信手拈来,不论他说什么,必定有着陷阱在等着他。

    辩论是不可能辩论的,以他的个性,最好直接将庄墨韩打死了事。

    不过今日这个场合,显然不适合动手。

    但他也不是毫无办法,他辩论或许不行,但身边这位,也是堪称读书人的祖宗,至少庄墨韩很难能够与之比拟。

    所以,他没有理会庄墨韩,而是指了指身旁的王守仁,对着众人介绍道:「这位是我的老师,王守仁,号阳明,庄老先生既然想听听高论,那便让我的老师与您说说吧。」

    闻言,满殿群臣,包括庆帝和长公主都瞬间将目光落向了王守仁的身上。

    太子何时多了这么一位老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