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卧槽,朕懂了,朕懂了!" 李世民激动不已、左拳不断地砸着右手掌,来回踱着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朕懂了! 算学太利害了,你师父也太利害了,居然连这都会算! 利害,利害,高人呐!" 长孙皇后目瞪口呆,前几天皇上在看望远镜的时候,她才听到陛下爆过一次粗口,没想到今天居然一连说了两个卧槽,看来小九子的一番话,深深地震憾了他,这是顿悟了?! 小九儿,你也太牛了! 一番纸上谈兵,居然能把戎马生涯几十年的陛下说得顿悟了! 小九儿,你不是小牛,想到这里,长孙皇后看了一眼李治,今天这身穿戴这么招摇,你师父知道吗? 她倒不是看不顺眼,唐人爱穿胡装,胡装就是胡人的衣饰,而唐人则把所有外国人都称作胡人。 所以,即使李治今天穿戴得这么胡哨,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没觉得有出格。 原来某些国人爱穿奇装异服,是打唐朝就开始了! "小九儿,父皇有赏,重赏!这个法子可不能讲给别人,只有你我父子知道就好!" "儿臣明白,这是最高机密!父皇,儿臣不要父皇赏赐了,啥都不要。 儿臣一定帮助父皇完成征服高句丽的宿愿!" "哎呀,好懂事的稚奴,你就是父皇、母后的宝,最大的宝!"长孙皇后眼睛湿润。 "对,对,还是小九儿说得好,灭突厥、平西域、征高句丽,那都不是事!"李世民豪气十足。 李世民低头看到一堆精盐,放在大木箱里,吃了一惊,这么好的盐,问,"稚奴,这么好的盐,你有送宫里没有?一点不孝顺。" 说得李治哭笑不得。 长孙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笑说,"陛下,你错怪稚奴了,现在皇宫吃的就是这种盐。雪糖也是。 稚奴早就给皇宫送了,还说以后每月都送一马车盐和糖。" "父皇,这种精盐、雪糖,以后我们皇庄也能生产。" "呃,那还不抓紧多生产,你知不知道我们的军队都吃盐?" "知道,儿臣听师父讲过,是奶爸经过任何精加工的粗盐,并且那个粗盐还有毒,常吃对人体不利。" "知道,还不抓紧生产?" "父皇,这不是没有人手么,儿臣让小桂子、老余、老余的堂哥,到处招人,把皇庄那一片的富余人口都吸收了,现在也只有五千多人。" "那些老兵呢?" "儿臣,都找叔叔伯伯要了一遍了,基本上能来的都来了。其实,父皇可以下令在山东登州一带进行大规模晒盐,也算是皇家的一项产业了,既解决百姓吃盐问题,也能为内库增加收入,儿臣有晒盐的秘方,儿臣愿意献给父皇。" "嗯,人手不够的事我知道了,晒盐这建议好,朕就下令让人做。你那琉璃怎么卖得这么便宜?" "父皇,琉璃本身就是沙子做的,成本就不高,以前我们大唐可让胡人坑去不少钱。儿臣以后要让 家家户户窗户上都安装上玻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