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奏父皇,列怀疑名单-《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第(2/3)页

    李治则道:"父皇,现在当务之急,是将人彻查出来。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开始大张旗鼓的调查,必定会打草惊蛇。

    此人既是重臣,家世只怕也是非同一般,朝廷任何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但凡有风吹草动,就难免要遁逃,亦或者是狗急跳墙。"

    李治顾虑的就是这个,而这种人,决不能再让其逍遥,怎么都要想尽办法抽出来!

    "对。"李世民点头:"这就是让人为难之处,若是密查,又如何做到不打草惊蛇呢?"

    李世民沉默着,闷了半响,蓦然道:"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探查出,是甚么样的人居然有这样的能力!朕思前想后,能做出这样的事,天下有此能力的,不会超过三十人,你且等等。"

    李世民登时命姚公公拿来了笔墨纸砚,而后摊开纸来,提笔,连续书下数十个名字!

    对于这每一个名字,他都细细的斟酌,他一面写,一面朝李治招呼:"你上前来。"

    李治也不矫情,直接上前,仔细一看,便见这白纸上,赫然第一个名字,竟是写着:"李治。"

    一口嫩血,差点从李治的嘴里喷出,他禁不住哀嚎。

    "父皇,父皇,是儿臣来通风报信的啊,儿臣是父皇的儿子啊,父皇何故见疑?再说了,贞观初年的时候,那时我还没出生呢!"

    李世民瞪他一眼,道:"鬼嚎个甚么,朕只是先列出能促成此事的人,若是普通宵小,肯定办不成这样的大事,朕先拟列出一个名录。"

    好吧,原来他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弄了个大误会!

    李治这才放下心,果然见自己名字之后,竟还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名字!

    此后所列出的如房杜等人,无一不是李世民近臣,要么是手揽大权,要么便是出自大唐顶尖世家大族。

    足足二十八个名字,李世民注视这纸上一个个名字,纹丝不动,迟疑很久,才道。

    "大致就是这些人了,至于其他人,应该没有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能有如此耳目,若是当真有人里通外国,必定是这名册中人。"

    这里头有许多李治熟悉的,也有一些不熟的,李治看着这些人名,久久拧着眉心细思!

    李世民踱着步,良久之后、缓缓说,"或许从吐蕃身上能探查出一二。"

    "父皇,您是说,也许……。"

    "是,就如同你所想的,只是吐蕃今年没来,那只有明年了,明年估计吐蕃使团又该来求婚。

    小九儿,你发现没,吐蕃使团一来,他们就派兵来我边关,跟朕来一手软的,一手硬的,软硬兼施,前年被你特战队以少打多,把他们打退兵了,经过一年修养生息,应该明年还要来这一手。

    你回去后让你那参谋部仔细研究、研究,若是他们从高原下来,最容易犯我大唐何处?会否在高原上分兵、多地犯边?

    到时候,朕以巡边的借口,亲自去前线,我一动,他们如果已分兵,就可能不分了,而要合兵一处、让大军全来找朕,你不是说过给吐蕃来两手吗?我们设个套,狠狠打击一下吐蕃。"

    "啊,父皇,这太危险,如何能让父皇以身犯险,儿臣这个目标还不够吗?儿臣愿替代父皇做这个诱饵。"

    "你,也是可以,只是朕担心,你的份量不够,好吧,你的孝心朕是知道的,明年吐蕃使团来了再说。你先回去让你那参谋部研究。"

    想了一会儿,李世民又道:"来人,召太子与这名录中人觐见。"

    姚公公全程站在一边,听得已是心惊肉跳,不过他是内常侍,是极受李世民信任的,自是忠心耿耿,倒也表现的很平静,大致看过名录,而后就去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