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和解-《重生电子帝国》
第(3/3)页
IBM之前的主要产品大型机和中型机,都不是消费电子品,丰厚的利润让IBM对产品的成本并不是很敏感。而消费电子品行业,多百分之几的成本可能就会决定一款产品的生死。
而且IBM公司开发PC机时,之所以选择英特尔的8088处理器,而不是选择公司自己厂的处理器,也是因为IBM并不是一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公司。他的晶圆厂都是为服务大型机产品建造的,无须追求大产能,因为大型机不可能一年动辄销售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
如果IBM公司选择自己研发的芯片,就需要专门建设新的晶圆厂去爆产能,这对IBM公司来说风险太大。这也为什么另一个时空中PC机火爆后,IBM想自己搞DOS操作系统把微软踢出局,但没想过自己生产CPU取代X86系列。
而卡里现在也同样没考虑采用IBM公司内部的处理器,而是准备采购ERM-1处理器,来作为IBM新型号个人电脑的CPU。对于卡里的这个选择,李轩自然是乐开了花,如果IBM能够加入东方阵营,可以迅速奠定ERM架构在个人电脑产业中的霸主地位。
因此双方的分歧开始迅速缩小,在1981年即将结束前,东方研究院、艾康电脑公司和IBM三方终于完成了和解谈判,只差签订最后的正式协议。
“李先生,我同意你的观点!”卡里笑着点了点头。
大部分IBM公司的高层都没看上个人电脑的市场,但卡里却敏锐的察觉到一场新的**正在爆发。处理器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计算机的性能飞速进步,以前许多小型机、甚至需要中型机、大型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逐渐由微型机就能完成。
而如果各种趋势继续下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IBM公司的基石大型机市场都甚至可能被动摇,所以卡里他需要IBM进入这个市场。即使不能取得市场成功,也必须了解这个新市场的变化,以做到随时应对。
能做到IBM这样一个巨无霸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人,绝不是一个蠢蛋。卡里的这个判断一点都没有错,只过了不到十年,IBM的大型机销量,就在个人电脑的不断冲击下迅速萎缩。IBM也首次陷入了亏损泥潭,被迫在九十年代进行了艰难的转型。
李轩和卡里两人像是老朋友一样热络的聊着,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两个忘年交,而不是刺刀见红的竞争对手。R1152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