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计算机园地开始IPO-《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因此公司管理层决定干脆把马文.布什外派到海外部门,这样被曝光的几率就会少很多。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全球布局主要分为美洲区、欧洲区和亚太区。而马文在不久前刚刚被任命为公司亚洲区副总裁。主要负责分管东南亚市场的业务。

    计算机园地公司亚洲区可细分为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三个市场区块。其中东亚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市场,太平洋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而东南亚则是业务量最小的区块,计算机园地公司总共只在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开设了五家门店。

    虽然李轩有意交好布什家族,但他也不可能让经验不足的毛头小伙出任过于重要职位。那是对公司发展的不负责。别看马文.布什贵为计算机园地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实际上只管辖五家门店,权责并不重。

    “马文,欢迎来到亚洲,这是一个和美国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李轩对自己面前的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说道。

    好吧,其实马文比李轩还要大五六岁。但李轩是一个超越了年龄界限的变态。任何人第一次见到他时,都会不自觉地惊呼一声好年轻。但大家在实际与他交流时,却都会不自觉的忽略了他的真实年龄。

    “是的,这里有完全不同的东方文化,还有迅速成长的市场!boss,我准备把自己的办公地址从东京搬到香港,这里距离东南亚更近一些!整个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将近5亿人口,抛开香港的两家门店。公司竟然只在这么宽广的市场内开设了3家门店。我希望能在半年内制订出,一份详细的扩张计划!”马文.布什有些兴奋的说道。

    计算机园地公司的亚洲总部位于东京,公司在日本开设的直营店数量,几乎相当于在其他亚太市场的总和。因此计算机园地在亚洲运营的重心肯定会放在日本。而马文显然有一番雄心壮志。不愿在东京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副总裁。

    “当然,如果你的市场调研报告有足够的说服力,公司肯定会支持你的计划!”

    李轩摇了摇头,但他也没直接出言打击,让他自己先去慢慢了解市场吧。除却新加坡。东南亚的确的大部分国家还比较落后,对于个人电脑这样新兴的高科技产品,李轩对那些市场有多大的需求量深表怀疑。

    李轩和马文一起吃了一顿午饭,这位布什家族的成员未来几年内将留在亚洲工作,大部分时间都会停留在香港。这正是李轩与美国未来的第一家族,进一步加深私交的绝佳机会。

    李轩刚回到公司,就接到了约翰.马丁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

    《时代》周刊在1983年的第一期杂志,选用了一张ab-3电脑的照片封面。杂志同时还用一片热情洋溢的文章,宣布了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时代周刊》的判断并没有错,计算机园地公司作为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锁销售商。去年的营业额比上一年度增长了450%。

    这其中虽然有门店数量扩张的因素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个人电脑市场销售额正在迅速的增长。刚刚过去的1982年,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全球总销售额达到了17.8亿美元,共计售出各类电脑达到152万台。

    如此傲人的数据,也让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全美po路演,受到了各路投资者热烈的追捧。由公司总裁约翰.马丁亲自带队的上市宣讲小组,把行程的第一站放在了纽约曼哈顿的华尔道夫酒店。蜂拥而至的投资者直接挤爆了酒店内能容纳一千人的大型会议厅。

    以至于计算机园地公司只好紧急改变计划,把原定于只准备在纽约召开2场投资推介会增加到5场,才总算满足了投资人们对公司的求知欲。而看到公司的股票如此受欢迎。李轩直接指示约翰.马丁向三大承销券商施压,要求大幅提高股票上市发行价。

    按照最初的计划,计算机园地公司将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1500万股,占总股本的20%。也就是说华尔街对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初始总估值为18亿美元。但李轩的野心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毫不介意从资本市场狠狠地圈一笔钱回来。

    六十年代,美国资本市场曾经掀起了一股“电子”热,凡是带有电子(rons)的公司一上市就被热捧。比如英特尔公司就是抓住了这次良机,上市全了一大笔钱,从而奠定了整个七十年代辉煌的基础。而有一家叫s公司更是创造了。更是以150倍市盈率创造了当时的上市奇迹。

    这些公司的po神话,让前期投资它们的人都赚疯了。而正是由于这个巨大“赚钱效应”的刺激了,风险投资开始在美国批量的出现,从而拉开了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序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