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攻敌之短-《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要知道邝谨亮现在的成就。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同龄人了。他当初是和另一位一起就读于昆大的同学,一道返回香港的。他的同学应聘入了另一家电子厂。不久前刚刚晋升为公司的技术主管。
那位同学小心翼翼的打电话来想要约邝谨亮一起吃饭,因为他就职的电子厂老板。希望能加入东方集团的供销体系。以前在澳洲时,这位同学的收入其实比邝谨亮还要高一些。
而邝谨亮现在成为艾康公司ceo之后,今年的年薪和股票期权的奖励总和,很可能达到800万美元,折合成港币已经超过6000万。而他的那位同学所在的那家电子厂,总资产也还不到1000万港币。
因为当初选择加入东方电子公司,邝谨亮也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个人的财富奇迹!正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经历,让邝谨亮和东方集团内许多其他的管理层一样,对李轩的新任已经到了有些盲目的地步!
“对了,奥尔森这次可是来势汹汹,企业级电脑市场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艾康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李轩说道。
他刚刚提到的奥尔森,是dec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创立的dec公司靠着pdp系列计算机,能够与蓝色巨人ibm在小型机领域打得有来有回。已经成长为美国第二大计算机公司的dec公司却在个人电脑上摔了一个大跟头。
奥尔森坚持认为:“个人机在商业上将会栽跟头”,正因为他的判断失误,使得dec公司错过了进军个人电脑领域的最佳时机,让苹果公司快速崛起。
后来艾康公司的abc系列计算机风靡世界之后。奥尔森才幡然醒悟。但急于追赶的他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dec公司一口气推出了自认为可以覆盖低端、中端和高端整个市场的三款不同的个人电脑。
但奥尔森寄予厚望的这三款宝贝不但没能在售价上展现足够的竞争力,在配套软件上更是乏善可陈。因为傲慢的dec公司没有选择east-dos操作系统。而是选择**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以至于大量第三方软件,都无法再dec的个人电脑上运行。
因此dec这三款新机型上市后。遭遇了重大的失败,他们的产品根本无人问津。但奥尔森是一个骄傲的人,他并不愿意让dec公司向东方集团低头,来生产abc系列的兼容机。
“竞争越激烈,意味着企业级电脑的市场前景越光明!其实不仅仅是dec公司,就是连ibm公司也在研发自己的工作站电脑!而且他们这次并不准备使用东方研究院的s-100处理器,而是准备开发一款新的risc架构!
不过我们也不害怕竞争,东方研究院新一代的s-200处理器。研发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也很快会在明年的年初,推出性能更强大的工作站和服务器!”邝谨亮沉稳的说道。
在艾康公司还没推出局域网系统之前,dec公司的小型机其实就是一个局域网系统。但这种小型机组成的局域网,实际上是一台计算机同时提供给多个用户进行使用。接入的用户越多,计算机承受的运算压力就越大,需要的性能就越先进。
比如dec公司的vax-11最多能接入40个左右的用户,而vax-11本身的售价高达20万美元,再加上需要建设专门的恒温机房,然后采购40台终端客户机,以及铺线等工程费用。建设一个40个用户的网络总投资需要50万美元左右。
而艾康公司提供的局域网提供,实际上只需把所有计算机连在一条网线上,然后采用专门的网络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交换。再由一台比普通电脑性能更高一些的服务器来承担数据交换的桥梁。以及用来存储一些准备共享的数据。
采用这种模式,建设一个40台电脑的局域网,即使采用艾康公司最先进的abc-5电脑,总投入也就在30万美元左右。而且这还可以省去恒温机房高昂的维护费用。
正是因为这种悬殊的价格对比,使得dec公司的小型机销量连年下降,奥尔森也不得不加入局域网的竞争。其实dec公司相比于其他公司,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第一版以太网技术标准,就是由dec、施乐和英特尔负责制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