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收缩与扩张 下-《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老倪也算是个名人,但李轩对他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这位同志一手把长宏公司带上了辉煌的巅峰,又一手把它打入了泥潭!
有人说,国企老总只要有良心,没有做不好的!倪润枫一开始自然是一心为公,所以长宏公司在它的掌舵下,发展蒸蒸日上。但随后他开始有了私心,想通过bo(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把企业收入囊中,于是长宏又成了这场利益之争的牺牲品。
国外的管理层收购,往往都是有金融资本在背后提供支持。但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企业所有权本来就比较复杂。金融资本很少会光明正大的为管理层提供资金背书,这让bo行动往往成为一场歪门邪道的国有资产流失闹剧!
所以李轩对倪润枫的热情自然也谈不上多高,直接让他联系ra公司的负责人去进行具体商讨。相比之下,李轩对柳传智的兴趣要高许多。
这位在另一个时空中,至少称得上中国产业的教父级人物。虽然他与倪关南的权力之争同样有不少争议,但这种争论更多的是集中在发展理念之上,而没有太多的个人私心!
“李生。我觉得东方研究院既然能与沪海方面合资成立曙光公司,为什么不能选择入股连想公司?我不久前与曙光公司方面的人有过交流。发现他们的经营管理非常僵化,与国内大部分国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区别!
相比之下。柳传智先生与我相识还不到一个星期,但我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澎湃的活力!我发现咱们东方集团似乎更喜欢以合作的方式进军内地市场,而连想公司在规模上也许不及现在的曙光公司,但在发展潜力上却更高!”
刘畅虽然已经从东方集团辞职,但话语中还一副以东方集团员工自居的口吻。李轩在辞别倪润枫之后,邀请两人去酒店的咖啡厅中继续闲聊,刘畅很快向自己的前老板推销起连想公司。
李轩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并没有急着接话。于是刘畅伸手轻轻捅了正主,示意柳传智赶紧抓住机会。如果能得到李轩的青睐。连想公司迎来腾飞只是转眼间的事情。
“之前我在考察了刘畅的飞跃公司后,一度曾萌发自己开发内存条的想法。但我后来仔细想想,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公司现在的积累,还不够我们在研发上过于激进!
而公司想要积累更多的实力,自然需要卖出更多的电脑。正如李先生之前所言,连想公司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市场扩张上!”柳传智并没有接刘畅的话,而是肯定了李轩之前在路上时提出的建议。
“贵公司进行市场开发。同样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而随这销量的增加,建设新工厂扩大产能更需要巨额资金!就冲你清醒的发展思路,我个人认为连想公司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所以如果你们有融资方面的需求,东方风投公司随时愿意为你们敞开大门!你旁边的刘畅就是东方风投的前员工。想必他会为你介绍风险投资是一个什么东西!”李轩在离开前略带装逼的说道。
另一个时空中,中国电脑市场的真正爆发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就算受李轩这只蝴蝶的影响提前几年,那也基本是十年之后的事情!
所以李轩对于现在进军中国电脑市场其实并不很上心。因为短期内这个市场实在太小了。而他之所以愿意与柳传智聊这么多,更像是遇见产业名人而迸发的一种恶趣味。
入股联想公司对李轩来说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他也不清楚历史被他改得面目全非之后,连想将来还有没有问鼎全球p销量冠军的宝座。
而即使柳传智能带领连想公司重塑另一个时空中的辉煌。在庞大的东方集团面前也不值一提。经过这么些年的历练,李轩早已非吴下阿蒙,开始慢慢看淡那些另一个时空只能仰视的人物。
东方集团开始加快自己在国内电视机产业的步伐,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强化自己在整个产业内的影响力。但在另一些方面,东方集团却开始收缩,比如李轩决定辞去身上担任的南科大董事一职。
南科大从1985年开始招生,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各方面已经逐步走上正轨。这所学校从筹备之初就深深镌刻了,东方集团和李轩个人的烙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