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捉蟋蟀-《随身山河图》
第(2/3)页
传说风流皇帝宋徽宗酷爱玩蟀,被金兵俘虏,押送金国,路过山东宁津,突然随行的行李散了,从车上掉下来一个小盆,里头蹦出一只蟋蟀。宋徽宗睹此爱虫,思念故国,不禁黯然神伤,垂泪对蟋蟀说,你走吧,八百年后,你会称雄华夏。正好800年后,在宁津举办了第一届蟋蟀文化节。这个故事虽带有传奇色彩,但它说明中龘国虫文化底蕴的深厚。
可以说,宋朝是这项游戏活动最流行的黄金时刻。除了皇帝,宋代有两个亡国宰相。其一是北宋末年的李邦彦,号称“浪子宰相”。其二是南宋末年的贾似道,不妨称为“蟋蟀宰相”。他生平斗鸡走马,饮酒宿娼,无所不至;任相后,常与群妾伏地争斗蟋蟀,还总结养、斗蟋蟀的经验,写成《促织经》一部传世。他专权跋扈,蒙蔽朝廷,终于把半壁河山断送给元军,时人骂他为“权奸”。
这说起来,大家难免会觉得有些荒唐。
周福荣也是最不守规矩的,他看见玉米苗边上的蟋蟀,一把伸手出去,就将那个蟋蟀捉在手里,兴龘奋地大喊大叫。陈武一副吃人的摸样:“胖子,你什么意思,刚才我已经宣布,这蟋蟀是我的。”
“哎呀!你这人好没道理呀!蟋蟀明明是我捉到的,怎么就是你的了?”周福荣也不是泥捏的。
楚家强等人凑过去一看,那些村里的孩子马上嘘声散开,显然很不看好周福荣捉到的那个蟋蟀。
只见周福荣手中的蟋蟀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看起来倒是牛高马大,给人的感觉可能就是良将悍兵。
“老三,你确定要用这个蟋蟀争斗?绝对输得你老底都得脱下来。”楚家强笑道。这种蟋蟀是最不要得的,纯粹就是虚有其表。
“嗯!这叫做大棺头蟋蟀,是不会打架的。”洪老笑道。
周福荣顿时瞪眼睛,还一副不大相信的摸样,以为大家联合骗他,等他扔了这些人又捉。不会争斗?怎么看都不像呀!
“瞪什么眼睛,就说你没文化,连村里的小孩子都不如。这蟋蟀是最温和的一种蟋蟀,民间有这么一说,就是当你捉来很多蛐蛐时,里面有一只大棺头蛐蛐,这全部的蛐蛐也就全不会斗了。”周老没好气地教训道。
蟋蟀,俗称促织、蛐蛐儿、蟋蟀唉、蟀子,是直翅目昆虫的一科,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身体黑色至褐色,头部有长触角,后腿粗大善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