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诸天荣光》


    第(2/3)页

    远在虚空中的风火闻人,脸色难看的停下来,望一眼依旧在疯狂逃窜的天赐,调转剑头又往琅琊山赶去。

    见风火闻人退了回去,天赐并未停下,还是认准了方向在虚空中飞遁。

    猛然,一种虚无的感觉,涌上心头。

    在虚空的边际,呈现出了一种真正的虚无,没有光暗虚实的区分,说不出,道不明,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

    这竟是到了宇宙的尽头,然而此种情况,简直是不可能的。

    三千大世界,无数小千世界,都无法把宇宙塞满,谁也不知道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可见宇宙之浩瀚。

    但在中古世界的虚空中,天赐却看见了宇宙的尽头,他怀着莫名的心情,冲入虚无。

    如果穿过了宇宙的边界,是否就可以从水洼中,重新跳回时间的洪流中?

    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

    一直努力飞遁了许久,天赐已经疲劳了,可仍然没有飞出边界。

    在虚空的边缘,什么也没有,方向时间什么的,统统体味不到。

    天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过去了一秒钟,还是一万年。

    不得已,又往回退去,只一瞬间,便回到了虚空。

    望着身前那一片虚无的景象,天赐调转头,飞向中古世界。

    风火闻人要是多坚持一会儿,便可以把天赐堵个正着,这也是他脸色难看的原因。

    不过琅琊山的论剑大会,在他心中,远远比一柄神器重要。

    天赐再次回到琅琊山,南宫铜雀已经不见了。

    而山巅,宫殿错落有致,一块巨大的广场,挤满了人,熙熙攘攘。

    三五成群的修士,泾渭分明,绝大部分都是传奇境。

    如此多的传奇境济济一堂,在天赐此前的观念中,简直连想象都不会有。

    顷刻,鸣钟九遍,天地静谧下来。

    “琅琊论剑,为促进交流,互通有无,一切随旧例。”一个人挺立在空中,白须飘扬,显得老态龙钟。

    天赐只望一眼,神魂中一股极大的压迫,排山倒海的涌来,不由双眼发黑。

    那老者,竟是一个绝顶境。

    这时,琅琊山的众人,分成了无数个团伙。

    其中有数百大型宗门,占据着高位,带头的,赫然全部是绝顶境。

    天赐手脚发凉,眼前的一切,超出了他的固有认知。

    他就像一个乡巴佬,进了大都市,看什么都惊奇,走的每一步都胆战心惊。

    其间,老者又说了许多,全部是套话,什么注意事项云云。

    “如此,欲参与论剑者,可进剑冢,共襄盛会!”

    最后一句话落下,老者一摆衣袖,落回一座高台,同时一道时空之门,也显露出来。
    第(2/3)页